歐洲3個月ALPS攀登路線總整理
巨人之牙The Dent du Géant, Chmonix |
艾格北稜, Eiger-Mittellegi Ridge |
Sella Tower, Dolomite |
這次總計爬了26條路線,不過由於受到今年歐洲嚴重熱浪影響,原本預計要爬的冰雪岩混合類型的路線並沒有爬到太多,大部分都是岩壁類型的攀岩路線(傳統攀登)為主,另外一些岩稜的路線也挺有趣,是台灣少有的地形。
攀爬區域與路線總數量,總計26條(不含運動攀登)
*8/1-9/19、10/12-14。法國與瑞士-Chaminix & Swiss(18條)
**高海拔傳統攀登( Alpine rock climb):7
**高海拔冰雪地技術攀登(Alpine climbing / Snow, ice and mixed:10)
**非技術型登山( Mountaineering) :1
*9/26-10/6。義大利-Dolomite 傳統攀登:8
在法國與瑞士的路線在到達起攀點前,多數需要冰河繩隊與行進的技巧才能到達起攀點,Dolomite的岩塔在接近上相對單純,沒有什麼冰河雪原地形,走一般的健行步道就可以到達路線起點。
難度的部分,扣除傳統攀登的路線, 高海拔冰雪技術攀登最高難度大約嘗試到整體難度D(困難)等級2條,決心等級iv(路線長而遙遠、撤退困難)的路線3條,很遺憾因為氣候因素沒嘗試到TD等級的MIX路線。
另外,歐洲六大北壁也朝聖到了5/6,其中傳統路登頂*2(Petit Dru、Grandes Jorasses)、撤退*1(Eiger)、觀光*2,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從北壁上
* Matterhorn, first ascent in August 1931;
* Cima Grande di Lavaredo, first ascent in 1933;
* Petit Dru, first ascent in 1935;
* Piz Badile, first ascent July 1937;
* Eiger, first ascent in July 1938;
* Grandes Jorasses, first ascent in August 1938
這次最大的收穫是在多變的天候下、練習在不同坡度、冰雪況、岩稜及各種可能的混合情境,學習穿著登山鞋與冰爪紮實的在各種地形下把路走好走穩。以及在面對各種地形,從簡易的岩溝、冰河裂隙、落差,到暴露感極大的岩稜,至簡易到中等難度的岩壁,如何在多變的地形、人員組成、裝備選擇中做出適合的決策與判斷,在各種環境下安全高效的切換適合確保模式。
很幸運地可以在這個年紀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謝謝身邊親人包容這樣的任性,最後感謝各位神隊友的CARRY與包容,以及各位朋友在這次行程中提供的諮詢、裝備支持。
#alpine #climbing #alps #阿爾卑斯 #攀登 #chamonix #dolomites #climb #rock
六大北壁 德魯峰 the North Face of the Petit Dru |
攀爬德魯峰前的大本營(The basecamp of DrusThe Aiguille du Dru) |
巨人之牙 The Dent du Géant, Chamonix |
Vajolet Tower, Dolomite |
針峰南壁登頂 The Aiguille du Midi |
The Aiguille du Midi |
巨人之牙 The Dent du Géant, Chamonix |
六大北壁 大橋格拉斯 Grande Jorasses north face |
六大北壁 Cima Grande North Face |
六大北壁 艾格峰 Eiger North Face |
六大北壁 馬特洪峰 Matterhorn North Face |
- 本趟行程攀登路線紀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