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關於新疆、西藏的一些看法


經濟發展並不能解決民族衝突
       在我看來這篇 The ecolomist 這篇關於新疆情勢的分析 China’s turbulent west is unlikely to be calmed by pla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不僅適用於新疆,西藏也有著類似的問題。中央政府同樣想借由經濟上的開發來化解兩個自治區的衝突,忽視不同群體間信仰、文化以及價值上的差異。而經濟開發的利益分配不均導致巨大的貧富差異,不僅未能使當地,特別是少數族群受益,反而更加深了社會階層與資源間的不平等。中國政府在西部的開發案往往需要有特定技能的勞工,技術性工作仍然只能由受過訓練的內地漢人擔任,當地居民的多只能擔任低階勞工。
       除此之外,一些在地小資本的生意也不敵擁有大資本、熟悉政商關係操作的內地商人。以南疆塔里木盆地來說,中國政府的一項政策是招募維族青年到沿海城市的工廠,目的除提升他們的就業率外,也為沿海經濟特區的工廠提供廉價的勞動力。雖然政策的用意良好可是也衍伸出一些問題,例如維族本地的年輕人口流失、在內地的維族人與當地以及外省移工的漢人發生衝突等等(2009烏魯木齊的七五事件的導火線正是由”旭日玩具廠群體鬥毆事件”維漢衝突所引爆)。

中國政府優惠政策下的族群問題與衝突
       中國在政策上有許多對少數民族的優惠與補助,而我在旅行期間也確實碰到因受到優渥補助而認同政府的少數民族,這些優惠雖然攏絡了許多受惠的少數民族,但同時也激起漢族人的不滿。在拉薩街頭搭到的一台來自河南的出租車師傅曾對我說:「政府已經對他們(藏人)夠好了,為他們投資了這麼多錢、做了這麼多建設,又給這麼多的優惠措施,他們還要造反簡直是忘恩負義!」。

      我覺得激起漢族人的不滿的原因之一,除平民百姓無法看到政府在這些投資背後的利益分配結構之外,群體中的多數者往往無法站在少數者的出發點思考是很重要的原因。佔多數人口比例的主體民族在文化、經濟與政治上越優勢,往往越容易伴隨著自我中心、缺乏同理感,對於周遭的少數群體也往往越不願理解而帶著有色眼鏡觀看。對於藏族與維族而言,大量的漢人湧入剝奪了他們的工作機會並壓縮生存空間,導致原本在這塊土地上身為主體的他們面臨逐漸邊緣化的處境,這是優惠措施的小利所無法弭補的。

自大又自卑的群體心理與過度操弄的種族主義
       在中國旅行這段期間我經常收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總是可以看到許多宣揚愛國情操、醜化日本,與不斷提及族群仇恨的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連續劇(想像一下華人版的藍波,並將美國的越南戰爭場景轉換到中國)。政府總是以大中華的精神來號召,凝聚同時也操弄民眾。在路上碰到中國旅友或者一般民眾聊到新疆或西藏問題的時候,多數的答案會以[這是美、英帝國主義意圖分裂中國的陰謀]做為總結而無法繼續討論下去。而我在與日本旅友相談甚歡時發現前一刻與我相好的中國旅友開始帶著不一樣的眼神看著我,事後才發現多數中國人仍對日本抱著很大的敵意。並且不只在一次談話中聽到帶著大中國自我中心、藐視周邊國家、種族的言論,特別是出自一位年齡跟我相仿、有過出國自助旅行經驗的年輕人口中更令我意外,出國旅行不是理當增廣視野更具有國際觀嗎。我總覺得中國社會還活在八國聯軍、日本侵華的陰影下無法走出的自大又自卑心理,糾結著對這些現代強勢國家的羨慕,又恨不得自己國家能強大的潛在意識。

       中華民族這個人造的概念在19、20世紀之交,在中國為推翻滿清政府及反帝國主義侵略的背景下被創造出來,以凝聚各階層人民的共識。然而此一概念對於生活在中國境內,擁有自己的信仰、祖傳歷史、文化迥異的非漢民族並不具有號召力。此等觀念之誤植可以台灣近日頗為熱門的話題為例,在電影”
賽德克巴萊 ”中抗日的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守護的是自己的祖靈信仰與家園,然而,在早期的威權時代卻被國民黨政府立的碑文上曲解為”莫那魯道的抗日事蹟「足以彰我中華民族之精神」,著實令人啼笑皆非。特別是對於信仰伊斯蘭教、面孔輪廓與漢藏語系民族迥異的維吾爾族,中國政府的民族主義是無法號召他們產生認同感的。而在青康藏高原獨立發展的藏族文化也有自己的創世神話以及獨特的風俗,炎黃子孫與中華精神的概念同樣無法強套在他們身上。
政治正確下的意識形態犧牲者
       藏、疆兩地自古就不在中華文化的範圍內而被視為漢文化圈外的異族看待,新疆在漫長的歷史中,僅在漢、唐、元、清四代短暫地被納入政治定義下的中國統治。其中只有漢代是漢人的王朝,唐朝統治者則與維吾爾族一樣具有突厥血統,元、清則分別是女真與蒙古人統治下的中國;而西藏更是從來沒有受過漢族政權的直接統治,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所接觸的中國民眾似乎除極少數人外,多數人都打自心底相信政府所教導的:這些地區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也包括台灣在內)。他們不願意正視上述所提的客觀事實,也沒意識到這是近百年來以武力為後盾強佔來的土地。中國土地幅員遼闊,大部分地區資訊不發達且掌控在政府手中,多數民眾在政府嚴密控管下並無法獲得足夠的資訊去做判斷,不容質疑的政治正確性在這樣的場域中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少數民族的主體性
      這次中國之行遇到維吾爾族與藏族後,讓我對少數民族這個概念有了不一樣的想法。雖然中國人總是稱他們為少數民族,但那是被納入中國版圖下與漢族相比才成為少數。在藏區或維區裡,其他相對的弱勢民族主要還是使用他們的語言與文字,漢族文化的影響力還不如他們(這兩個民族的祖先在唐代都對中國邊境造成很大威脅,甚至強盛到曾經攻陷過動亂時的中國首都-長安)。例如在南疆的塔什庫爾干地區,不管塔吉克還是柯爾克孜族都會以維吾爾語做為主要通行的語言,教育包括師資語課本也是以維吾爾語為主(至少A.D. 2000年以前),連聽的流行音樂都是維吾爾語。而他們使用的時刻表也是以當地的新疆時間為主, 北京中央政府的中原標準時間僅限於官方與漢人使用,而曆法上主要也是依循伊斯蘭曆,如果不是近年來中國政府的西部大開發引入量漢人,大概真的會以為來到國外了。


      這種在國內就能感受到的巨大文化差異在小小的海島國家-台灣是很難想像的。實際走了一遭也才了解為什麼這兩個民族會有獨立的訴求,這些文化衝擊還是必須仰賴親自體驗、生活在其中才能感受,這也是看再多書無法弭補的。這次150天的中國之行讓我有很好的機會將書中所提到的與實際經歷到的做個比對與印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