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快扣越掛越高,當扣入了不知第幾個耳片後已經逐漸忘記高度帶來的恐懼感,這時對於垂直空間已感到麻木,開始更能享受感官上所帶來的愉悅。隨著高度緩慢的推移,看著河谷遠方的曲線越拉越長,在日頭照射角度變化下,鄰近的岩壁慢慢遁入巨大的陰影中,而我們三人攀登的影子也由長而短、再由短而長,時而投射在隔壁岩面、時而縮小至腳下百米遠外的樹叢。
今天起了個大早,把裝備再次清點過確認無誤後隨即上了德來的車。一片片聳立的岩壁從車窗外飄移而過,邊悠閒地啃著早餐(昨天中午在密雲縣城沒吃完的特大份炒麵),邊聽著德來介紹各個岩場的路線及名稱,鉅細靡遺的程度讓我們不津嘖嘖稱奇,看來樸實的鄉下老伯竟對這種現代化的極限運動路線暸若指掌。一早的天氣清爽的讓人發懶,綻藍的天與懸在河谷高空的浮雲讓人不津想起吊掛在龍洞岩壁上渡過的悠閒午後時光 。油膩的炒麵才吃了一半即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四合堂大橋,從這座橋下車後繼續往上游河谷續行即可走到”歪瓜裂棗/完美心情”路線所在之大岩壁(約2 km、30-40 min)。
白河岩場岩區分布示意圖。四合堂到完美心情直線距將近兩公里。
四合堂大橋旁這塊的河谷已經被規劃為景區,在產業道路入口處有一道鐵門阻路,旁有幾棟房子看來是收錢的管理處,雖然時間尚早看來還沒上班,不過為了避免被收無謂的門票我們還是順著公路走了數十米從稍遠處的路面直接下切,在背著累贅的攀岩裝備下順利避開收票員的耳目。道別了德來後往上游方向走了一小段後發現不對勁,所選的溪谷似乎水量太小且方向不對,小山丘的隔壁似乎有一個更大的河谷,退回來後發現我們一開始即走錯誤入一小支流。只好悻悻然退回沿著主要幹道 (S205線道)旁的主流河谷續行。
對了一陣子才找出小柏樹(5.11a/131m/6 pitch)所在位置。
這次的選擇看來正確了。一路上都有未鋪面的產業道路可走,途中經過了數個看來頗完整的岩面,看來還有潛力作為相當良好的攀登路線(小柏樹對面的岩壁即為 2010.09新開發的路線-“大屁股”所在處)。靠著事前列印圖文並茂的路線圖交叉比對出”小柏樹”等岩壁所在位置,至此算是確認我們所選的路徑無誤,但這只是入口處沒多遠,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路上的風景甚好以致於我們一路走走停停,也碰到少許的遊客在此度假散步(旅遊書介紹這裡是北京市民踏青的熱門地點之ㄧ,但我們卻看到什麼服務遊客的商店或任何小販,這也代表著我們在住處之外很難找到外食或補給,比起熱鬧非凡的陽朔確實是少了種奮力攀爬過後、於街坊小巷尋訪各種小吃犒勞自己的樂趣,但也多了一份樸實的寧靜感)。
從四合堂大橋算起約半小很快就來到移似”歪瓜裂棗/完美心情”大岩壁所在位置。此處有一片較寬廣被清理過的的河灘平地。走到對岸觀察一陣後,從之前列印的照片可隱約對出起攀點所在位置,不過還是看不到耳片的所在,看樣子還得花費ㄧ番功夫。我們走入佈滿陰濕底層植被的小徑尋找確切的起攀點,小徑路基不甚清楚,只好三人分頭來回走動,這時深切體會到如果沒人帶路在天然岩場要找到起攀點可能比爬到5.15還要難。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次生林裡勘查一陣後我們終於順利達陣。
完美心情/5.11a/204m/9 pitchs (圖中1號紅色路線)
歪瓜裂棗/5.10c/246m/9 pitchs (圖中2號藍色路線)
這兩張圖是從起攀點旁的道路往上拍攝,與紅點北京網站所提供照片的視角有較大的差異。當從這角度看到岩壁時,大約還要花10分鐘以上找到起攀點。岩壁右下角有一片被樹叢包圍的白花花岩壁即是起攀點所在。
備注:從四合堂大橋走至岩壁所在位置約30-40 min,切入林中尋找起攀點所在另需10-20 min。
北京岩友的建議
透過在北京工作的台灣人阿賓介紹,我在兩個禮拜前發了一帖在北京攀岩論壇諮詢關於撤退耳片位置與起攀點的事,獲得中國眾多熱心岩友的回應,前輩”西毒”提及:
“ …咨询了很多岩友完美心情和歪瓜裂枣线路的起步,我们是提前一天下午花了几个小时做了踩点。歪瓜裂枣的起步很好找,看到白花花一片七八十坡度的岩壁,找到一个挂片,那就是起步啦。完美心情的起步则花了点功夫, 我记得我是按照网上攻略图画了张草图,结果在找的那天还是因为找到歪瓜裂枣起步挂片后,就往左上探路,不够往左的缘故,直接从树丛手脚并用爬到了完美心情和歪瓜起步之间的某个地方,后来发现不对,第一没路了,第二根本看不到挂片,只好再手脚并用爬下来,回到歪瓜裂枣起步处,对照攻略图,往上,注意往左边找,于是很快找到了通往完美心情起步点的小路。路况尚可,坡度有点陡,是往左绕过一个土坡,然后往上往右即可看到保护站。
我的经验是结组的当天早起早行动,我和搭档准备下次再去爬完美心情,准备住的更近些,起得更早些,要是能七点钟开爬,那就完美了。我们上次基本上8点多就开爬,因为不适应花岗岩的缘故爬的很慢。完美心情和歪瓜裂枣从中午1点多开始岩壁就被太阳炙烤早上攀爬最舒服。五月份下午容易起风,不知九月份会如何”
即使已經先問過了,但在沒人帶路的情況下要找到還是很花時間,原本是預計前一天先來找起攀點的,但我們太晚才到而作罷。
計畫趕不上變化
雖然路線帳面上的級數不難,但是9條路線連在一天一口氣爬完,加上3人繩隊先天操作上速度勢必緩慢,時間而非難度成了我們此行最大的挑戰。以一小時完成一個繩距估算,我們需要9個小時爬完全程。我們的原訂撤退計畫如下:[以最後難關5.10c所在的第五段繩距作分際。如果過了這段就剩下四段較簡單的繩距,難度分別是5.8、5.9與兩段5.10a。以時間回推的話預計13:00要爬完第五段,評估若最慢14:00前未能完成的話,就考慮放棄繼續攀登改採垂降回去地面]。昨天的天黑時間約略為19:00,在這之前都能看得清楚,而這條路線爬到山頂時理論上光線會比Beginner的山腰處更為明亮。
因為一開始走錯路加上尋找起攀的耗時,現在已經將近九點,比我們預期的晚了一小時,如能在14:00開始攀爬第六段,雖然離18:00只剩4小時,但剩下的四段都是相對簡單的繩距且已經熟稔繩隊操作,應能以更快更有效率的方式通過。我們有事前縝密的規劃、裝備齊全人員也有經驗,除此之外還向北京岩友諮詢了許多訊息,就算預期無法完成需半路垂降回去也該先爬個幾段試試看,或許還有機會挽回一些流逝的時間。簡單整裝後由我先發領攀,Kate在繩中負責攝影,而面面墊後爬繩尾負責回收掛在耳片上的快扣,在我們整天的攀登過程中都維持這個順序直至完攀。
起攀點前整裝待發,僅攜帶小背包裝一些最必要的簡潔裝備 / 第一確保站有個小平台可站挺舒適的(Kate攝影)
終於開始攀登 - 與時間的賽跑
第一段繩距( 24m / 5.7)是今天整個行程中最為簡單的一段,難度標示為5.7,相當適合作為一開始的熱身。實際爬起來的感受也差不多恰如其分,第一確保站有個小平台可以舒服的踩在上面確保。我們三人很快的通過這裡並且在半小時內即開始第二繩距的先鋒攀登。一開使就出師順利看來今天相當有希望呀,經過前一天的預習果然讓我們現在的操作速度提升不少。
第二繩距( 24m / 5.7)先鋒攀登中(Kate攝影)
第二段( 31m / 5.10b)的難度與長度則驟然提高了不少,起攀起幾步是小小的內角地形。比較麻煩的是這段繩距剛好超過我們繩子一半的長度,這一段來回抽繩費了一點時間,花了近一個小時才完成此段繩距。這時爬升的垂直高度已超過50米,河谷的風景慢慢從腳底下跑了出來。
第二確保站 / 準備攀登第三繩距(Kate攝影)
第三段(28m / 5.10c)則是整個行程中唯二難度到達5.10c的段落,由於難度較高速度也慢了些有好幾步要用Layback的動作上去(這個動作在陽朔或人工岩場很少機會可以練習到,不過在花崗岩岩壁或是龍洞的砂岩都蠻常用到的),當三人繩隊準備爬第四段時已經是一個半小時後的正中午12點了。這三段繩距剛好花了三小時,時間控制還在控制範圍內,按照現在的時間推估應可以在兩小時內陸續完成第四、第五段。
隨著中午逐漸接近,岩壁的陰影越縮越小 / 面面以上方確保攀爬第二繩距
在確保途中一隻蜜蜂不斷在我腳邊繞來繞去看來是被濃厚的鞋臭味吸引了,也難怪,平常爬岩都是要爬路線時才會穿著,但是像現在這樣由於需要連續攀登而把岩鞋長時間穿著難怪腳的味道會特別重。雖說是正中午十二點不過天氣挺舒服的,反正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岩壁上等待確保著或者拍照,真是天涼好個秋。
被我的腳臭吸引過來的蜜蜂(Kate攝影)
大岩壁的繩隊攀登(Big Wall Climbing) 有點類似登山,但是路線更直接更純粹,因為高度上升的緩慢結合時間的推移而更能欣賞同一塊地方不同角度細緻的變化;說是攀岩嘛,這的確是,不過跟追求極限難度的先鋒攀登(Sport Leading Climbing)相比多了份閒情逸致,也迥異於抱石(Bouldering)賭上了手指滑車關節的極限、墜落在地時間遠多於黏在岩點上。我想大岩壁攀登的愛好者必然同時是登山與攀岩兩個活動的同道中人,既有登高而望遠的樂趣,同時又能享有攀爬本身的趣味性。
“繩隊攀登除了基礎攀登能力本身外,還需要熟稔確保站系統、垂降、繩結應用等等綜合性的技術攀登技巧,而事前的裝備評估、行程規劃、撤退點安排以及攀登當下與同伴的默契、突發狀況的應對等等都是考驗。 而自力放置固定點的攀登方式(又稱做傳統攀登 Traditional Climbing)更是攀岩運動最早的一種型式,也從此衍伸出後來的運動攀登、抱石等等,可說是現代攀岩運動的始祖。相較於打上固定點的攀登方式,傳統攀登擁有更大的可能性與創造性,其精神在於面對未知的挑戰與淺在的危險,更牽涉到固定點與路線的判斷與選擇、使用的支點是否穩固等等更需要綜合而冷靜的判斷。
這條路現已開發為運動攀登,岩壁上的固定點(Bolt+耳片)是前人已經打上去的,我們只要自備快扣掛上即可。雖然難度降低變的平易近人,不過也減少了自己尋找並放置固定點的樂趣。(Kate攝影)
岩壁被打上bolt開發成運動攀登而不用自己放置固定點後,一方面變得更容易親近,只要有基本的運動攀登與繩隊操作能力就可以來嘗試,無疑可以成為很好的入門者訓練場地,不過同時也減少能以更原始、更少借助人為力量完成路線的可能性,甚至部分路線被鑿點以降低難度為了讓大眾更容易親近。這幾年白河的運動攀登路線正在大量的被打上固定點(Bolt),也如同台灣龍洞的運動路線開發引起爭端,to bolt or not to bolt ? 誠如白河岩壁眾多路線的開發者-小河所說:[ 理解支持开线也要勇于反对随意打钉] 。在享用前人成果的同時,路線開發的孰是孰非在我一個個快扣的推進下漸漸拋諸腦後。”
空曠的岩壁河谷中除了輕快的風與水聲之外,通常安靜的只有我們三人岩鞋輕輕踩在壁上、手腳點移動的細碎聲響或者繩子抽動時與岩壁的霍霍摩擦聲。爾偶傳來幾聲迴盪在谷間的[加油!] 、[Take!] 、[ 不行了嗎? 快抓快扣!]、[給點繩]、以及淒厲的[啊阿阿~要Fall了!] ,構成一幅幅視覺與聽覺交織的動態畫面。
關鍵的折返點 - 撤退垂降或是繼續上攀?
第四段( 24m / 5.9)也是較為簡單的一段,耳片右側有不錯的直裂隙可用,一個小時整剛好完成這段。如預期的在下午一點整開始最關鍵的第五段(32m / 5.10c),之後就只剩下相對較簡單的四個段落了,如果順利的話剛好可以趕在下午六點爬到頂端。第五段繩距較長難度也較高,在此路線開始往左鞋上橫渡並與完美心情的第四繩距交錯。這段橫渡讓人感到比較吃力,主要在於擔心先鋒橫度墜落時的擺盪,在心理與時間的雙重壓力下,我放棄想要全程On sight的希望,在難關點開始抓快扣過去掛繩,第五段頂端的確保站是個有幾叢草的土階小平台,在這裡可以舒適的休息,在繩中Kate來了接替我確保者的角色後趁這個機會吃了午餐並上了小號,此時竟發現下方河谷有人漂著氣墊床順流而下,而我們起攀處的小空地則停了幾輛車接駁,好在高度很高他們應該不會注意到上方岩壁有水柱滴下來吧…。
這是第五確保站的小平台,有幾株很可愛的小花。下面可以看到有人在玩漂流。
第五段當我架好確保站並讓繩中開始攀登時已經是13:25,看樣子想要在14:00開始攀登第六段應該是有困難了。等到三人都到齊時已經是14:25了,撤退垂降或是繼續上攀? 實在是很困難的決定。看著最難的段落都通過了,如要繼續上攀可能會冒著摸黑的風險,若要垂降回去除了可惜外,要一路尋找垂降用的耳片恐怕也不比繼續攀登簡單。如果剩下四段簡單的繩距能在4小內完成那大約是18:30,就算慢了一些,只要先峰攀登者可以在能見的狀況下到達頂端建立確保站就不至於摸黑先鋒攀登。於是我們選擇繼續把路線完成。
第六段( 33m / 5.10a)的前面一半也是斜斜往左上的橫渡,有一段幾乎是沒什麼手點的Face面須繞到稍高處才能到達下一個耳片,感覺不比前一段簡單多少,第六段花了幾乎跟前一段一樣的時間。16:03開始攀爬第七段( 24m / 5.9 ),這段難度簡單且短,少了來回抽送繩子幫我們省了不少時間,同樣控制在一小時內完成。
17:05開始攀登第八段(30m / 5.10a),難關在最後上來的前幾步,是個小小的內角煙囪地形,在進入煙囪內角前是個小小懸岩,需要技巧、力量與平衡兼具才可以翻到上面的大手把點,換算成抱石大約是V2上下,接下來幾步要把手指塞進裂隙用Layback內角的方式上去,難度也大約在V2上下,雖然這段繩距被定為5.10a,不過實際爬起來的感受不比先前的5.10c簡單,在這幾步若是缺少天然岩場的經驗會爬的較吃力,大家卡關許久,又拉快扣又拉繩的好不容易才翻上來,除此之外繩距較長又需要重覆收繩給繩,這段總共耗時為1小時40分,是所有段落中花最多時間的。
準備攀爬第八段(30m / 5.10a),沒想到會是最花時間的一段。此時天色即將就暮,時間一點一滴如同沙漏般偷走我們的光明,希望能在山頂而不是吊在岩壁上看落日。(左圖為Kate攝影)
終於來到最後一段繩距了,是最簡單也是最短的一段(20m / 5.8)。這時是18:48,天色已開始昏暗。 我以極快的速度爬完並建立確保站,這時剛好下午七點整,戴上頭燈開始幫下方的人確保。時間一點一滴如同沙漏般偷走我們的光明,輪到繩尾面面攀登時已經開始摸黑而使得攀爬速度更慢,這時換成Kate確保,我則前往附近探路,試著找出往公路的山徑。19:35全員到齊,距離今早09:00起攀已經過了十個半小時,連續250米攀爬下來第一次離開地面這麼久的。
如果把攀岩比喻成跑步,那麼抱石就像是百米衝刺,那這次的行程大概就可以比擬為馬拉松了
我們三人非常的高興至此總算鬆了一口氣,嘿嘿,沒想到更尷尬的事在後面等著我們,這時學到一個教訓,在尚未回到公路以前行程就不算結束。
左圖:第八段(30m / 5.10a),難關在最後上來的前幾步,是個小小的內角煙囪地形,在進入煙囪內角前是個小小懸岩,需要技巧、力量與平衡兼具才可以翻到上面的大手把點,換算成抱石大約是V2上下,接下來幾步要把手指塞進裂隙用Layback內角的方式上去,難度也大約在V2上下。 / 右圖:在天為全黑前我首先到達頂端,終於鬆了一口氣。等到所有人都上來時已經入夜了。
往前跟了一小段還算明顯的山徑後來到一個小山頭,從這裡可以看到公路頓時寬心了不少,打手機連絡德來接駁,趁這個機會來張大合照並吃點行動糧。沒想到再過去的路徑竟然不清楚了,一下去有一小階約2-3米的垂直落差,大約5.4-5.5,白天看得清楚的狀況下會很好下,但在黑夜中過的戰戰兢兢。往兩邊一探,發現都是陡峭的懸崖只好止步,離公路水平距離剩不到50米,看的到它可就是沒找出通往公路的明顯路徑,於是,我們乾脆坐在原地等德來的車燈來照路,期間幾輛汽車呼嘯而過,他們大概不解為何路旁樹叢中會有幾點像鬼火般晃動的白光吧。餅乾才吃了幾塊,車燈很快就出現了,順著德來的指示下我們從稜線左邊切回去,依然沒有路徑,只好硬著頭皮硬鑽過茂密的次生林後(還好這裡沒有該死的黃藤!)來到公路下方幾米處,爬著碎石坡終於回到柏油路了。這大概就像完成一隊長程勘查接回傳統路後,在離最後包車司機50米處突然沒路又要再度鑽入樹叢中,大概沒走過比這還悽慘的最後完攀之路。
陽朔+白河趕場連爬16天的成果,手指尖端的手皮一直長不出來 / 晚上回到德來之家的感覺是累癱了。
中國攀岩之旅告一段落了,明天是休息天野長城踏青。這次就當作優勝美地(Yosemite)之前的小小熱身吧,下次就要背著一大串岩械、好朋友們爬上酋長岩囉。中午明天過後就要回到北京市區幫面面送行,也請她幫忙把所有攀岩裝備帶回台灣,至此接續下一段長達四個多月的中國大西部背包自助旅行。
後記:
整趟爬完手其實不太會酸因為等候的時間比爬的時間多,倒是腳踝比手來的酸,這裡的路線在標示同樣級數下手腳點遠比陽朔要來的小許多,而且多是微微傾斜的 Face路線,很多時候必須手摳著很小的點以細微的平衡動作過去,甚至手是沒點可抓需要扶著壁”踩”過去,在這種狀況下幾乎絕大多數都是仰賴腳尖踩點的平衡,加上不熟悉這種爬法這部位的肌肉缺少訓練加上往往用力過度,爬完的當下沒什麼感覺但隔天下床要吃早餐時才發現腳踝與腳尖酸的不得了。
* 紅色表該繩距實際攀登時間超過1 Hr.
# 總耗時 =
[ 該繩距先鋒者開始攀登到下段繩距再次攀登之前的時間,包含段落間系統轉換等待的時間。 ]
* 迷路以及尋找起攀點擔擱太多時間,導致太晚開始攀爬而最後摸黑操作,出發時間應該更早,前一天應盡可能先探好起攀點位置。
* 後來實際攀爬時,繩隊系統操作轉換的時間多控制在5-10分鐘內。主繩在確保收繩時就邊整裡好,先鋒攀登者、繩中以及繩尾彼此之間的銜接也很順暢,最慢的部份是在攀爬本身以及繩長不夠時來回抽送所花的時間,以至於較難或較長的第3、5、6&8繩距花費時間超過1hr。 * 如果找不到熟悉當地門路的人帶領時,建議至少事前可以在當地攀岩論壇留下欲攀登的資訊讓附近岩友知道,如有意外狀況發生時方便求援。 |
讚啦!永暉!!
回覆刪除哈哈 下次要到優勝美地朝聖一下~
回覆刪除